酷不酷!大學生發明的這個方形儀器能秒讀細菌 |
微型地中海貧血基因檢測儀 重慶大學光電工程學院的新型便攜式細菌熒光檢測芯片系統 記者 李化 攝 我們都知道,如今在檢測污水中的細菌含量時,需要有專業人員抽取水源樣本,帶回實驗室進行檢測,而如今有一種新型儀器,可以現場就讀出標記物后的細菌含量是否超標了……今天,在第四屆微米納米技術“創新與產業化”科研成果轉化學生大賽中,來自清華大學、重慶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天津大學、常州大學、西南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等10組參賽選手,給大家展示了自己的創新產品。 能秒讀細菌 還能幫助病人 今天,來自重慶大學光電工程學院的研究生毛明健拿著手中一個方形的儀器告訴記者,這是他們這次比賽的參賽作品,題目叫做:新型便攜式細菌熒光檢測芯片系統及檢測方法。這個到底有什么作用,毛明健向記者做出了簡要的介紹,主要運用在質量檢測或者環境檢測中。這個作品是他們與重慶大學化工學院一起做的,這個儀器中有一個芯片,芯片有兩組,形成對比,一旦在特定檢測物中加入特定的標記物,就可以通過這個儀器檢測出來。 “打個比方,比如我們要檢測一瓶礦泉水里的細菌含量,只要有特定的標記物,那么就可以用單片機采集出來,從機器上秒讀結果。”毛明健說,如果是檢測水中大腸桿菌這樣的細菌,只需要一小時就會有結果。記者了解到,如今這樣的檢測廣泛運用于質檢或者環境檢測,但目前是需要將被檢測物的樣本帶回實驗室進行檢測分析,今后如果這臺儀器能運用起來,那么現場就可以讀出結果。 記者現場還看到,來自常州大學的學生的題目是:可拉伸柔性器件。主要運用于機器人以及可穿戴技術中,對于這樣智能的柔性傳感器,他們非常有信心,表示今后可以廣泛運用,甚至用于癱瘓的病人或者老人的生活。 為激勵學子學會創新 有機遇實現產業化 昨日,第十一屆微米納米技術創新與產業化論壇(ICMAN 2017)于2017年11月20在重慶召開。昨日下午,同期舉辦第四屆微米納米技術“創新與產業化”科研成果轉化學生大賽,十組參賽學生分別自清華大學、重慶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天津大學、常州大學、西南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等。本次論壇大會為來自海內外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及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促進微米納米技術和傳感器創新與產業化的重要技術交流平臺。請了來自蘇州大學、中國科學院,以及德國、美國、新加坡等23位國內外專家作精彩的大會報告。 記者從主辦方了解到,微米納米技術和傳感器是一個新興的、高技術和基礎研究緊密結合的高科技領域,涵蓋電子、機械、材料、制造、物理、化學及生物的多學科交叉前沿技術,是 21世紀的新興技術乃至主導技術之一,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生物醫藥、能源交通、*制造、通信電子等領域。而本次微米納米技術“創新與產業化”科研成果轉化學生大賽,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微納器件與系統技術分會主辦,與一年一度的微米納米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會議同期舉行。旨在鼓勵在校本科及研究生將具有產業化潛力的研究成果進行展示和產業化策劃,引導和激勵年輕學子積極參與微米納米技術創新與產業化事業。 |